Get the pdf download to your inbox:

No spam, a download link will be sent directly to you.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reCAPTCHA and the Google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of Service apply.

Stay on top!

Get helpful articles and special offers once a month.

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提升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成像能力的机制

研究背景

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是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光谱纳米镜技术(亦称AFM-IR或纳米红外技术)。原子力显微镜使用超锐利探针扫描样品表面,以数纳米分辨率收集形貌信息。尽管分辨率卓越,但仅凭形貌数据往往难以全面理解表面特性。缺乏化学数据时,许多表面特征会被遗漏,因为形貌本身无法完全描述样品的表面特性。下文将通过简单示例阐释PiFM数据如何显著增强AFM的信息维度。

样品描述

待测样品为云杉木超薄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其细胞壁结构清晰可见。

图1.​​ 光学显微镜下的云杉木细胞结构(无树脂包埋超薄切片)。注意焦点外悬臂背景。

PiFM样品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究细胞壁的结构与化学特性。首张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选取三个细胞交界处4 μm²区域进行成像:

图2.​​ 云杉木超薄切片细胞壁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图。

该AFM图像清晰呈现细胞壁结构,但无法提供关于表面化学组成的进一步信息。

为获取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数据,将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调谐至与相关材料化学吸收峰对应的波数,随后PiFM仪器同步扫描表面并采集AFM形貌图与PiFM化学吸收图谱。具体扫描波数通过分析样品表面采集的光诱导力红外光谱(PiF-IR)确定,必要时可将其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关于PiF-IR与FTIR光谱的 详细对比可参阅此比较研究。

结合PiFM数据后可明确发现:细胞壁由木质素与纤维素复合构成,且木质素集中于中心区域。在此尺度下,PiFM不仅提供关键化学数据,其化学分离结果与形貌特征高度吻合。

图3.​​ 两组固定波数PiFM图像分别显示样品表面纤维素(绿色)与木质素(洋红色)的化学分布。细胞壁主要呈现纤维素基质,其中央区域富集木质素。

当扫描区域逐步缩小至1 μm尺度时,发现在原以为仅含木质素的细胞壁区域中存在纤维素斑块。

图4.​​ 云杉木细胞壁1 μm²区域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图像与复合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化学图像。可见材料存在混合现象,该细节在较大尺度图像中难以观测。
图5.​​ 该动态图像以三维形式可视化形貌数据,并叠加PiFM复合图像以展示其在化学结构解析中的细节增强能力。

木质素基质中纤维素的混合现象颇具研究价值,为深入探究,对更小区域(150 nm见方)进行扫描。

该尺度下原子力显微镜(AFM)形貌未显示显著特征,然而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图像揭示了丰富细节!

图6.​​ 150 nm见方区域的形貌图几乎未显示细节,但PiFM化学数据揭示其表面化学组成具有惊人复杂性!

因实现PiFM技术的针尖增强电场效应(其场分布范围小于针尖顶端的物理尺寸),PiFM图像分辨率始终高于同针尖采集的AFM形貌图。事实上,该样品展现出仅2.5 nm的化学空间分辨率!然而,分辨率并非PiFM技术强大价值的唯一体现。

图7.​​ 三维形貌数据与两组PiFM图像叠加显示,线扫描分析证实化学数据空间分辨率优于5 nm!

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图像提供的化学信息能揭示样品表面隐藏特性。表面化学与表面形貌有时存在关联,但在云杉木细胞等复杂体系中,形貌无法反映表面化学组成——本例中形貌特征确实平淡无奇。然而PiFM图像清晰展现了木质素基质中纤维素复杂而精妙的分布模式,这是其他分析技术无法实现的独到洞察。

总结

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化学成像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虽可显示表面形貌,但无法提供表面化学组成信息。某些样品的形貌可能近乎无特征,而其表面化学却呈现复杂且精细的分布。PiFM化学成像是唯一能以如此高分辨率揭示表面化学特性的技术,使其成为纳米尺度定量分析多种应用的理想选择。

Newsletter

Get updates on PiFM applications and news! Subscribe below for special testing offers and announcements.